《认知觉醒》阅读笔记
《认知觉醒》阅读笔记

《认知觉醒》阅读笔记

Tags
成长
Published
2024-01-23
Author
如果人生是大海,那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小船,元认知能力强的人会时刻掌握方向舵,主动控制生命之船的航向,而元认知能力弱的人总是喜欢待在甲板上当个忙碌的水手,至于船嘛,漂到哪里算哪里……
 

学习不是一味的努力

主要是让自己学习的东西能够匹配上自己现在的水平。
定义明确的目标,极度的专注,有效的反馈,在拉伸区练习。
 

始终游走在舒适区的边缘

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定的太高,把目标定低一点。
就像有些人准备通过跑步来减肥,上来就猛冲。急于求成,给自己定目标跑1小时,然后每次跑完都很痛苦,有人会把这种痛苦感当做是努力的证据。明明我们很多时候都在麻木的痛苦着,却还对自己无效的坚持感到欣慰,期待着量变能够引起质变。可是不带一点思考,枯燥的重复真的能让我瞬间开悟吗
 
 

深度学习

可惜这只是一种错觉。科技和信息虽然在我们这一代发生了巨大的发展,但人类的学习机制并未随之快速变化,我们大脑的运作模式几乎和几百年前一样。更坏的消息是,丰富的信息和多元的方式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深深地损耗着人们深度学习的能力,并且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 种种迹象表明,快速、简便、轻松的方式使人们避难趋易、急于求成的天性得到了放大,理智脑的潜能受到了抑制,而深度学习的能力几乎全部依赖高级理智脑的支撑。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还有一类人读书,这类人能自己阅读,也能自己做笔记或思维导图,但遗憾的是,他的读书笔记更像是把书中的内容梳理罗列了一番,看起来像是一个大纲。很多人沉醉于此,殊不知,这只是做了简单的知识搬运而已。虽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主动学习,但离高级别的知识准换有很大的不同。
更深层的是,读完书能够去实践书中的道理,哪怕有那么一两点让生活发生了改变,也是很了不起的,因为从这一刻开始,书本中的知识得到了转化。
而也正因为此,哲学书才显得难读,书中大部分都是一些抽象的理论,生活中缺少反复调取和实践的契机。
从知道到做到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自己知道是一回事,还想让别人知道又是另一回事,你可以试着将自己知道的内容讲给别人听,你会发现这并不简单,如果让你用笔写下来呢?你会发现这更困难。
作者周岭说这才是深度学习的开始,因为你必须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的知识,当你能够把新的知识解释清楚时,就意味着把它纳入了你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达到了可以教授别人的水平,并可能创造新的知识。
在给别人讲解知识时,我们会先对这个知识进行整理,这个过程称为只是“缝接”,它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而大多数人知识完成了知识获取,而忽略了缝合知识这一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读了很多书,但是什么都记不住。有些人做了一定的缝合,但是缝合的不太深入,没有高质量的产出,这也会导致学习深度大打折扣。
作者也提到了费曼学习法的观点,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任何知识都不可避免的会有损耗,并且这种损耗一直存在,如果不想办法把学到的东西固定下来,时间一长,这些知识就会烟消云散,留不下太多痕迹,而把这些东西固定下来就是把一个想法转成语言再变成文字,这个过程就想把气体→液体→固体,而固体的东西才是属于你的。
《暗时间》中也说到,“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那么你十有八九也没有完全理解。用简洁易懂的话把一个复杂的东西讲明白,是对知识掌握的一种度量。
所以,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
 

如何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必须放弃快学,多学带来的安全感。(女流说慢反馈会让你更扎实,快反馈只会给你带来麻醉感)。正确的行动往往是反天性的,值得做的,那些让你感到轻松和容易的事往往得不到好结果(让理智脑参与进来)
 
尽可能的去接受一手知识,我们可以去读经典,原文,论文,读原文才能让自己更贴合作者的本意。我们应该放弃去看:几分钟读完….,每天一本…,十堂课带你…。这种内容很多都会掺杂一些其它观点。因此,读书这件事还是不要请人代劳,从长远看,终究还是要自己能够获得挖矿的能力
这里我觉得如果要看,可以选择一些值得看的内容,如欧丽娟老师的红楼梦课,女流的心灵砒霜,我个人觉得都是有益的,观点正确且客观。
 
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最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历,立场能这些知识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因为简单的知识陈述没有办法做到知识的深度缝接。所以在知识重构时,我们可以取最触动自己的观点,而忽视其它观点,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对这个观点进行深度打磨,当你一个深度打磨的作品成功的打动了别人,会比你每天写缺乏深度思考的影响力大得多,且写作具有复利效应,如此做的多了之后,你的知识体系也会不断的膨胀。
当然前面我们也提到了,用已知的内容来解释未知的知识,并不简单,因此这件事要做好挺难的。
 
第三个是反思生活,这里提的意思是每天对生活进行反思,例如写日记,但写的内容又不只是日记,而是当天生活中的一些反思。
不过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也提到,在现在这个社会中,人已经被迫的一致化(平等)了,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工作都是被安排的,娱乐方式也一致。人被困在这样的一张罗网中,是很难发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只有一次生存机会,且渴望爱情和被孤独威胁。
 

深度学习的好处

让人不再浮躁,磨练意志,且能同时提高自己的跨界能力。作者提到,技能之后70%的通用技能和30%的专业技能组成的,有些人在跨领域同样优秀,正是因为他经过深度学习,积累了足够多的通用技能。
让人能够产生不同的灵感。爱因斯坦正是在去专利局的上班途中想到,在公交车上的人看窗外的时钟,有没有可能看起来是静止的。
看待一件事物时,能够看到他的多面性。同一件事情在你眼里可以看的其它方面,这个意思不是说你看的更深,而是你可以透过这件事的表象,想到其他方面的某件事。
娱乐新闻并非没有价值,浅层新闻一样有价值,但前提是你有深度认知的能力,深度之下的广度才是有效的。
 

如何看待浅学习

那我们现在该如何看待学习专栏,精品课,听书产品呢?我们不用完全拒绝这些东西,我要应该专注深度学习,同时对浅层学习保持开放
浅层学习同样有用,只是要处理好它们的权重,我们可以把它们当成我们对新信息摄取的一个入口,他们有时候释放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会让我们的视野走的更远,但是要记住别沉醉其中。
更深层的内容,还是要通过自己去看,去实践,从而获得启发,自己去学,去想,去做。和这本书一样,如果我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些收获,但是真正要获得深度学习的能力, 我们需要动手去做,去行动,这个没有人能够代替。
 

知识关联

高手对于知识的掌控都是有关联性的, 从远处一个不起眼的A,可以关联到眼前要解决的B。所以,如果学习关联也很重要。
有很多人在学习时喜欢抛一些刚学习到的新词汇,新概念,或发在朋友圈分享,不是说这种学习方式不对,而是太浅层了。
一味的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你会慢慢的习惯这种感觉,因为阅读是简单的,阅读完你会天真的认为你已经掌握了。但它现在只是一个孤立的知识,就像一颗沙粒一样,而沙粒是需要经过关联才能够聚沙成塔的。而这就是我们之前之前说的缝接,要让新的知识更好的缝接到你现有的知识体系中,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话把它写出来,写作是逼迫你将新知识和现有知识关联起来
notion image
 

不是所有事务都要关联

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关联误区,即有些读者读到上面的时候,会想把生活中的一切都与其它信息进行关联。作者说,这样做没有必要,只关联有效的,对自己有用的即可,而无需所有事务都强行进行关联。
这里还有一个小案例,有一位作家看10本书,只有其中一本是完全从头到尾看完的,有一位记者和他一起等飞机时,目睹了这个过程。作家带来10本书,在等飞机的过程中,一边翻书,一边和记者聊天,两个小时过去了,飞机也来了,作者只留下了2本书,剩下的都给记者了,说你要是感兴趣可以都留下,不感兴趣的话就扔了。
记者问他为什么,作家说,在这个注意力很匮乏的时代,要将有限的精力聚焦在值得关注的事物上,因此,只看对自己有用的书,有些书可能内容很多,很庞杂,它不一定适合你。
也正是这个原因,需要自己有一个筛选的能力,有些人可能认为一本书不完全看完就相当于浪费了,但仔细想想,一本书再好,但是你很难把所有内容都记住,过段时间再去翻一翻,你会发现很多内容又陌生了起来,但是那些印象深刻的部分,你却始终不会忘记。
因此,我们要记住,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关联的有多充分
我悟了,《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第一部分我看了半天没看明白,全是c和汇编互转。我知道这部分内容也很重要,但我目前的能力就是无法消化。 也许我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该如何学习操作系统方面的知识了,因为这是一个注意力很匮乏的时代,我将注意力聚焦在这上面,获得收益是否足够大?
 

如何获取关联能力

拥有一把锤子,即保持好奇心,对某件事物要有极致的热爱和投入,成长是对自己的净化,时常保持好奇心。瓦特就是好奇为什么茶壶盖会被热气喷起来,牛顿就是好奇为什么苹果会向下落。
输入足够多,这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空白的大脑和苍白的人生很难建立足够的关联,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有足够多的食材时,就算是一个不善做饭的妇女,也能折腾出一顿像模像样的晚餐。因此要多走,多看,多尝试,多阅读,多反思。人数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多读书,多见人,多运动,多思考,这部分同时在告诫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只拿自己拿得动的

这节作者说道,有很多会追求形式主义的完整,一本书,或者一节高端课,会有人做大量笔记,画很多思维导图,想照搬别人的知识体系。
作者说这样是错误的,因为别人的认知体系始终是别人的,你不一定能完全理解与吸收。所以你应该只吸取最能触动你的,这并不是残缺的知识,这些部分刚好是处于你认知的边缘区,而其它的部分距离你太远了。
这里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直多爪章鱼🐙,不同的认知点就像是一个个哑铃,你应该只能自己能拿得动的,等到你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强大了之后,你会慢慢能够拿起更重的。
notion image
 

仅仅触动还不够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即在读书的过程中,会发现某个点很触动自己,但是在生活中实际遇到这种场景的时候,确完全忘记了。就好像医药箱里面明明有创口贴,但是当手划伤的时候,确一直想不起来。
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想起来这些内容,那种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触动,过几天后完全忘记了,这种是“伪触动”,这种说明离我们的生活需求很远,忘了也罢。
用自己的语言凝练出这些知识
但是如果你在写作,读书,生活中突然想到某一个点,但是记忆又有点模糊时,我们需要强化这些点与我们知识体系的关联。
特别是你在阅读过程中崩出的一些想法,你要着重关注这些想法,因为这些想法让它和你的知识体系建立更强的联系。
在生活中不断的强化这些知识,我们不停的阅读,写作,反思,培养条件,就是为了不断扩大自己舒适区的边缘
 

该不该打卡

现在有很多学习软件都会有打卡活动,只是有些人参与这些打卡活动后,可能会忘记自己学习的初心,感觉学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仿佛一直有人在催你,快点,再快点,马上就完成了。
作者提出,有些人参与打卡之后,可能每天只是打开书拍个照发个朋友圈,早上5点起来打个卡继续睡觉。这都已经脱离学习的本意了。
为了让自己不被打卡而束缚,可以采用记录📝来代替打卡,即不需要太追求完美,偶尔的中断是可以的。
还有一种方式是给目标设定下限,不设上限,将目标设置成一个很低的下限,如之前每天设定的是背20个单词,可以把目标设置成5个单词,状态好是可以背更多,不设置上限。
感觉”不背单词“就设计的挺好,每天不会追求你背很多,因为你背多了后,后续复习的也会更多。它的打卡活动目标也很低,15分钟和15个单词。
其实这里最主要的是不要把主动学习因为打卡的影响而变成了被动学习。
 

反馈很重要

作者说很多人学东西,都喜欢学院化从头系统的学,先学一大堆理论,后面再慢慢实践,这种学习方式的反馈周期很长,会有很多人在学理论阶段就开始放弃了,因为得不到正向反馈。
这些人还觉得持续的输入,只要输入的足够多,那么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只不过不是现在。但是他们从想去试试输出,输出后得到别人的赞赏,得到正向反馈,会让你学习吸收的更快。
我们知道,本能脑和情绪脑是强大的,我们的大脑趋易避难的,因此我们不要总是希望让我们的理智脑亲自上场,因为理智脑会让我们大脑感觉困难。我们应该让理智脑来指定策略,让本能脑和情绪脑去上场,我们只需要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他们也能展现出强大的表现力,像上瘾了一样学习。
notion image
 

正确对待痛苦的反馈

“产出作品,获得反馈”,听起来是挺美好的,但是你很有可能也会获得非正面的反馈。
将作品尽可能的做好,分享不是分享半成品,起码要做到目前阶段你能打磨出最好的样子。
合理指定分享计划,将其分享给能力比你更低的人,这样的话你将能获得更多的正反馈。
正确对待痛苦与打击,很有可能你做了很多,但依旧会得到一些负面反馈。这时候,如果只是一些攻击性的言论,我们可以正常忽略。如果有一些逻辑很严谨的反证,那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因为这不是批评,而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财富。
所有的痛苦都是上天给我们成长的提示,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身体不适,情绪低落,还是学业落后,事业受挫,这些痛苦的出现,都是上天给与我们需要成长的信号。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一直待在痛苦的阴霾里,惶惶不可终日,这种情绪不仅耽误了自己,也影响了他人。这时候我们需要摆正心态,你会发现这些痛苦是你收到的更直接的反馈。
 

主动休息

休息也是成功的必胜法宝之一,因为长时间的极度专注会大量消耗你的精力。如果说人的精力在低于70%的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犯困,思维分散。其实就是身体在提醒你需要休息了。
但是有一些刻苦者会长时间的学习,他每天都早起又晚睡,他在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都在学,当它出现犯困,注意力分散时,他会觉得这时候应该让意志力出场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坚持,应该比比别人更努力。
但其实他这种效率是很差的,他刚开始的时候,精力十足,效率也很不错。但是他长时间的专注会让他的精力呈直线型下降,低于70%时他的收益会极低。
你其实可以发现,会有一些学习轻松,成绩也很不错的人,他不见得有这么努力,他会学习一段时间后进行放松,如此反复的话,他距离注意力分散的时长就会拉的更长。
notion image
作者提出,高效的学习在于保持极致的专注,而不在于用意志力苦苦支撑,谁能够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就能够在竞争中胜出。在现在这个时代,专注已经是一个很稀缺的品质了。
其实这里和游戏里面一样,没血了就要考虑回城了。
极致专注指的是,对一件事有足够的热情与好奇,且这件事是你主动想去做的,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自己也能够获得收获。
高效的学习是极致专注+主动回血,如此反复,不要在自己已经分心了后还苦苦支撑,当你开始分心了后,其实就已经在精力舒适区的边缘了,这时候可以去休息休息,调整一下。
 

意志失控怎么办

会有人在专注久了之后放松的时候,便再也回不到专注的状态了。作者说,我们应该时刻保证自己在精力的高位,当你工作一天回家后,你很难有心思再去做别的事情。因为你这时候已经精力透支了,这时候又怎么能专注去做其它事呢?
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不会一直冲刺,他会控制好专注与休息的平衡。他会注意让自己不要进入精力地位的水平线。
作者这里也提到了番茄工作法,即专注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当人这里也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专注的时间更短,那么就可以设置为15分钟,然后再去休息,休息的时候可以去收收衣服,拆拆快递,看看窗外,但是不会去玩手机,看电视,因为它也会消耗你的精力
很多人还会认为,天赋不够,努力来凑,作者说这句话并不全对,学习的秘密是不在于刻苦,还在于会玩。
 

行动力

我们有时候会有这种感觉,明明知道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是大脑里面总是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再继续玩一会吧。然后一玩起来就没完没了了。
当然这里有一种简单的方式,即让自己离这些诱惑远一点,如不使用抖音,不看朋友圈,不安装游戏等。这些都是让你们注意力分散的原因。
而你会发现有些人自制力很强,他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为什么他的保持这么好的行动力呢?仅仅是因为他的自制力强吗?其实并不是,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人很难和天性做抗争,人脑是趋易避难的,所以只靠自制力是很难保持持续的行动力的。
 

珍惜每天的礼物🎁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你会发现不管头一天你工作多辛苦,睡一觉起来后,你又有了全新的注意力。
如果你刚醒就一头扎进手机信息了,手机里面的娱乐八卦,朋友圈动态,抖音热点都会很容易分散你的注意力,注意开始呈分散的状态。而情绪脑一旦适应了这种轻松的状态,会期望获的更多轻松有趣的信息,形成了一个增强回路。可是一天中不只有放松,还有工作,在接下来的复杂繁琐工作,你很有可能没有办法进入状态了。
但如果你早起的时候强迫一下自己做一些正确的事,如看书,健身。因为早上你头脑清晰,精力充沛,注意力和精力也是最全的时候,你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思考,感触也很多,效率也很高,这会反过来让你产生更多的阅读欲望,同时你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个增强回路,行动回路一旦增强,你就会进入高效和充实的阶段
notion image
因此,就像你沉迷抖音许久,微信群里消息回复不迭的时候,还想心无杂念的进入学习状态怕是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在最初的时候强迫一下自己做正确的事情,一旦进入增强回路,你就会有强大的行动力,这才是增强自制力,提升行动力的秘密。 让注意力的增强回路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在于你最初的选择
 

目标要清晰

这一段感觉作者描写的很棒,他说很多人可能头天晚上确实想好了第二天要去阅读,要去健身,但是没有规划到底读哪本书,跑几公里,去哪里跑,穿什么衣服,天气不好怎么办。
明明头天晚上计划好了,可第二天一醒的时候又鬼使神差的拿起来手机看信息,刷抖音,朋友圈一小时一下就过去了,等到刺激消失殆尽,无聊渗透全身,再漫步尽心的起床,这时候你已经精神萎靡,内心只会想获取更多的刺激来满足自己,怎么还有心思去做重要的事呢?
因此,最大的问题是对目标很模糊,不清晰。没有把自己的目标细化
作者提出了一种方式,即用纸把当天的计划都罗列出来,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种方式很死板,因为人可能会被很多突发状况打乱自己的计划。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计划并不一定需要完全完成,只是当你把突发事情处理完后,不会觉得自己没事情可做,又拿起来了手机,几个小时游过去了。
把计划写在纸上可以清空自己的大脑,让自己的思绪清晰,心中有数,同时让大脑没有“选择”,只需要按照这个计划去做就可以了。
 

想清楚

从某种程度来说,有自己热爱的事,会比行动力本身很多。所以除了清晰的认知力,掌控自由的匹配力,指导万物的元认知能力,把他们联系起来,才能从内心真正的提升自己。
如果你陷入惰情,散慢,空虚的状态动弹不得时,往往是你的大脑处于模糊状态。大脑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也有可能想要的太多,不止以什么方式去实现。
作者说,聪明的思考者都知道,想清楚才是关键,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知易行难”,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知难行易”。
正如爱因斯坦说,“如果给我1小时来决定我的生与死,我会花55分钟来搞清楚他到底想要问什么,剩下5分钟来做决定”。
总之,不管你在做什么,最好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写下来,写下目标,你的元认知能力会得到迅速提升,你就会动力满满。还是那句好,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
 

成长中的悖论

有些人买了很多书,很多精品课,想要养成阅读,写作,健身,学一门技能,乐器。但是最终都没有成功。这其中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点就是我们太计较得失了,很多事情我们如果看不懂明确的结果,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那就我们就不会去做了。
第二点是我们想要的太多了,当你没有去做时,你会认为这些都很容易。可你真正上手后,你会发现,这东西并不简单,你在做这一件事的时,很可能没有办法去做其它事。
 
如果解决太计较得失呢?作者提到,我们可以先直接忽略得失,因为没有人可以保证一件未发生事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前人的经验来假设结果。没错,人的认知是分了参差的,你在低一阶级是窥探不到高一阶级的风景的,但是我们通过前人的经验,提高认知,跳出当前这个圈层。
 
还有一个观点,即很多人行动了之后,看不到效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能需要先审视一下自己的行动量,如果你的行动量没有突破阈值,那是看不到效果的。
阈值效应在广告行业很常见,只有当广告投放到超过阈值时,才能够见到成效。
那么,我们在行动中也是一样的,要想到自己能够看到反馈,也需要超过这个阈值。
notion image
 

不要画太多时间在挑选线路上

知行合一,是这世上的难事之一。即明明知道很多道理,但就是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这种困惑来的这么自然。
高盛元老师也说到个这个点,他也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作者说原因之一是很多人都在挑选一条简单快速的方法,想要急于求成希望能够少走 @很多弯路,快速达到目标。却因此将时间全部消耗在挑选线路上面,又看到自己的后辈或者朋友的成就远超于自己,此时自己内心的这些方法都会倾倒而出,破罐子破摔了。
为了让自己避免成为一个“认知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种时候应该直接去挑选一条有力的建议,直接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的去验证这个方式是否正确,再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道理知道的越多,行动力反而越弱
 

刚开始做不好很正常

做一件事如果能在前几天坚持下来,那就有希望。可有些人在刚开始的时候做的不好,便会放弃,就和小孩子玩游戏一样,如果自己不能赢,那么就不会去玩,但是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即使做不好,也应该持续联系,给神经元足够的关联时间。
一个不思考的人大脑中是杂草丛生,沟壑纵横,这里走不通,那里走不通,这里一个水坑,那里一个山丘。但是一个知道如何思考的人会把自己的大脑建设成一个“桃花源”,土地平陆,房屋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我们需要端正一个心态,即当你做一件事感觉到困难时,这正说明这个知识在和你大脑中的神经元产生反应。
 

我们能做的并不多

其实之前也提了,我们真正可以做的到并不多,因为做好一件事并不简单。另一方面,我们一直在提“明明知道很多,但我们就是做不到”。
知道一百种道理,能改变一个就很不错了。真正的成长不在于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下面这句感觉很棒:
对成长来说,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当你完事都已改变为标准时,你的成长路径会变得更加清晰。
 
 

情绪力

为什么人有时候会变笨

没有人会希望自己变笨,但是有时候这不是你能控制的。作者提到当人被压力逼近了,退到绝路时,例如面临经济压力,即将要解决温饱问题时。人在这种状态下,思维会简单,目光会短浅,行动会迟缓。
它会让你出现短视行为,这种短视行为可能会导致你做出一些错误的选择,如选择价格低于市场价的食物,导致吃进医院等,这种短视行为会让你出现恶性循环的回路,让忧者更忧。
这种状态会降低人的心智带宽,导致精力一直被眼前的事情所占据,无法去考虑更远的事情。
还有一个例子,即人们常说“恋爱中的男女智商为零”,就是因为双方只能看见对方的好处,注意力被对方所吸引。心智带宽被占用殆尽,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种现象的另一种表达,但本质上就是稀缺心态的导致判断力下降
 

急于求成,焦虑丛生

还记得之前我们学习过,当人想做的时候很多事,往往什么都做不了。这里是这个问题而引发出的另一个观点。
焦虑是现时代的常见的一个词,这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时代,你想要搜索,有互联网,你想要美食,有外卖,你想要出行,有动车。
但是选择多了后,你会出现更多焦虑,因为资源越来越多了,人人都可以获取这些资源,从而导致竞争也更大了。
竞争大了之后,受于压力,你会想要学习更多的技能,有很多人都会想在周末提升自己,然后把周末两天的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不留一丝余地。然后总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仅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反而在娱乐中迷失自己。
一个人面临很多任务时,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所以,作者提倡在克制自己欲望,做重要的事情之余,同时也要主动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尽量保证每天的日常有闲余——这是科学的,智慧的。
现社会,焦虑会随着年龄变化而突出,大约在30左右,人会出现焦虑。面临家庭压力,工作发展,后浪的追赶,昔日同学朋友又一骑绝尘。人浑浑噩噩的走到这个关口,他会猛然惊醒,各种焦虑汹涌而来,心里不断的悲鸣:“来不及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这个阶段有点类似《红楼梦》接近80回左右,家库亏空,人才凋零,但这时基本已经晚了。
因此,现代社会虽然缓解了我们的生存压力,却又带来了很多诱惑,因此多了自控上的压力,抵制诱惑和欲望无一不在消耗我们的心智带宽。
 

保持心智富足,方可解忧

外界的物质条件无法完全决定我们的命运,真正能够影响我们的是心智带宽是否富足。只要我们的心智带宽足够富足,才能够有清晰地远见,耐心,行动力和自控力,在环境变化中解救自己。
  • 保持环境觉知,冷静选择
    • 当在压力环境下时,我们需要使用高级元认知能力保持对环境的觉知。如果人在无知的情况下,心智带宽就会收到挤压,但在主动觉知状态下,人们可以承受住压力,集中心智做出理智的决定。
      放下自己的情绪和焦虑,放下自己的主观意志。冷静的观察当前所处的环境,自己的优劣势,发现陷入环境的原因,人在低谷期一定要冷静,找准机会才能够逆风翻盘
  • 保持目标觉知,少即是多
    • 《见识》的作者说很多人问他为什么可以同时做到这么事,问他是怎么时间管理的。他说他实际上没做什么事,甚至有些时候不做事。
      只是他会把自己的目标放长远一些,当站在一生的高度来看的话,有些可做可不做的事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这个观点是,把自己从忙碌中解脱出来,做自己该做的事,这才是”少即是多“的内涵
  • 保持欲望觉知,审视决策
    • 起床就拿手机是对信息的欲望,频繁应酬是社交的欲望,囤积物品是对物质的欲望,吃的太多是对美食的欲望。
      当人心中欲望太多的时候,往往行动力会很弱。真正的行动力高手不是同一时间做很多事,而是会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
      所以我不能即健身,又读《红楼梦》。因为健身回家已经很晚了
  • 保持情绪欲望,谨慎决定
    • 不要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做决定,也不要在情绪愤怒的时候做决定,尤其是重大的决定。人在大喜大悲的时候,我们的心智带宽会很窄,判断力会很弱。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及时关注平日里的担忧,紧张,恐惧所带来的各种小情绪,及时把它们清理掉,一个心智带宽富足的人,也会是一个心平气和的人。
      有关这里,突然又想到一个点,即人越到深夜越感性,深夜会使人感到孤独与焦虑,人是活在群体之间的动物,他为了解决这种分离的痛苦,很可能在深夜时,孤独与失落的情绪积压在心头,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
  • 保持闲余觉知,自我设限
    • 适当的闲余是我们应对压力和意外的宝贵财富。但是,过多的闲余不是什么好事,如果有大量时间,容易让你陷入低效状态。如果有大量的财富,容易萌生无畏的欲望。心智带宽随足,但若不运行有效的人生,也是白费。
      如果你的人生是幸运的,一切都很富足,那么最好给你的
       

调整自己的视角

这部分感觉不是在讨论如何更好的学习,而是在交流看一件事时应该有不同的视觉,这一节内容很多书上也有提到,并不是说这一节内容作者写的不好,只是觉得这部分内容嵌入到这本书的框架中不太契合。
其中提到了一些常见的观点
  • 桌子上有半杯水,有些人会想“怎么只有半杯水”,有些人会想“竟然还有半杯水”
主要在于让我们可以看待一件事物时用不同的视角,不要局限于一个视角。因此,当我们在听别人讲述或者阐述一件事的观点时,应先清空自己的观点,自己聆听,代入到对方的角色中,从而理解对方为什么会这么想。
其中一个很吸引我的点是。要保持客观的判断,不要臆想,不要始终保有自己的单一观点,而不接受别人的看法。如果你觉得你的思想比别人高一层级,那你应该需要向下兼容,理解他人的想法且和对方说明你的“相机”为什么更优秀。
友好的交流是客观的、不带主观猜测的交流,这样才能让双方摆脱“战斗模式”。如果一个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就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就会把其他人带入单一视角,要么被压倒,处于恐惧中;要么反抗,双方都受伤。
 

我并不是在做**,而是在**

人是一种自我解释的动物,这是世界的意义是我们所赋予的。作者教了我们一个咒语,当我们有一些“要做但不想做”的事情时,可以使用这个咒语:“我不是不是在做这件事,而是在做另一件事”。
这个咒语在不同的场景下是这样使用的:
  • 我并不是在跑步,而是在玩追逐游戏
  • 我并不是在写作业,而是在练字。
  • 我并不是在去见领导,只是在和一个普通人聊天。
这些理由可能听起来有些可笑,但是请你不要低估这种力量,一旦你有了新的选择,你就会意识到: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通过它在获取另一件乐趣,顺便把这件事做了。这种方式在心理学上叫做“动机转移
如果想要获取掌控感,只需要掌握两个技巧,为自己而做,为玩而做
 
为自己而做,首要条件就是不要受外接因素的干扰影响,如想要写作,你可能想要为了更多的曝光量,而修改你的内容,迎合投稿平台的规范,亦或调整标题,使其更吸睛等。
而一旦你长期这样做之后,你的动机就已经变了。但有些人只是为自己而写,是为了自我的成长与梦想,为众人的需求而写,不受平台等影响。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他们依旧会坚持输出和成长,收获和奖励只是之外之喜,不是必然和期待。这样的心态才能让他们的鼻尖持续释放力量,最终收货梦想。
他们不受外界鼓励或者评价而影响,只会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而努力进去,这样的人很难被困难击垮。
 
为玩而做,他和为自己而做有些不同,为自己而做常常是外界被动要去你去做的事情。而为玩而做是自己主动去做。
这里作者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跑步打油诗
  • 有人跑步想瘦
  • 有人跑步享寿
  • 而我跑步享受
  • 享瘦享寿享受
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把一件事换成一种玩的心态,给它换一个概念,那么你做起来的感觉是不同的。
其实你会发现,这种为玩而做的时候,通常都是枯燥而重复的,因为太过于刻板和公式化,做久了你会觉得太无聊,如果没有什么长期支撑你的动机,很难一直坚持下去。
这时候你就需要让自己爽,让情绪脑和本能脑爽,让它们爱上这种感觉,从而刺激大脑让大脑对做这件事时不会感到无聊与枯燥。
 
作者提到,为玩而做和为自己而做,这两个方法一定会有人嗤之以鼻,觉得这是一种自我欺骗。但人类是一种自我解释的动物,世界的意义是我们所赋予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时,他们会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他们会认为《西厢记》,《牡丹亭》这种书在官宦贵族中是禁书。可是把它们编排出戏剧时,又可以在各种场合演出和观赏,这在他们所处的社会都是可以逻辑自洽的
那也就是说,做事情就是赋予意义的过程,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赋予它们有用有好玩的意义呢,为自己而做可以解放情绪,为玩而做可以解放注意力,当我们的情绪和注意力都自由时,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我们前进呢?
 
抓住大脑工作的高峰期。 人体从黎明开始分泌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类脂醇这两种可以让人保持精力充沛的荷尔蒙,分泌高峰期正好是早上7点左右,这时,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人体进食后,能量也会在1小时后转变为葡萄糖,输送到大脑,人的记忆力、理解力就会提高,大脑的运转速度会迎来峰值,直至4小时后才降到谷底。所以人们要顺应规律,抓住效率高峰期,把最困难的工作放在这个时间段完成,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正常吃早餐的人,上午的工作效率更高(午饭后的效率峰值在14点到16点间出现)。
 

换个角度看阅读

书籍是传递思想最好的方法,顶级的思维都能在书籍中找到,主要选书得当,就可以以极地的成本找到行业内顶级的思想。这些思想都被准确无误的记录了下来,这些思维都是作者简洁精炼后提取出来的结晶,甚至有些经过了百年时间的沉淀与检验。
每看一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个名人访谈,且这个访谈,你不需要花费巨额路费,也不要考虑时间限制,你随时可以接触顶级思想,与它进行交锋碰撞,这种状态在平淡的生活中是很少有的,但只要你愿意,没有什么比这更舒服的事了。
我们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越多,那花在无意义上的事情就会越少,思维密度就会越大,坚持高密度思考的人会和习惯低密度思考的人产生巨大的差距。也因此阅读是以最低廉的成本获得最高级的成长策略,这是所有人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
我印象中女流好像也说个这个观点,但是具体的内容有点忘了,本书中再次读到这个观点,再次体会了到了阅读是可以获得巨大收益的,很受用。
 

阅读是一门技术活

选书

首要条件是会选书,女流其实也说过,最好是自己经过大量越多,这样你才能分辨出一本是究竟是不是一本好书,它到底注了多少水。
当然,还有一种方式是,可以找人给你推荐一个书单,但是我们也要从中挑选一些适合自己当前阶段读的书,需要行走在自己的舒适区边缘。
 

改变

不要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做出改变而读书,内生性读书。
我们当然不能一直乐在阅读,整书的后半篇几乎都在强调,阅读不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重要在于阅读后的思考,以及在生活中的不断调取与反复实践,这比阅读本身更为重要
所以,作者列出了一个权重,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这也我也可以看到,阅读确实只是一个最表层的行为,就好像你阅读了大量关于锻炼的书籍,以及视频教程,但是你从来不练习。
我们始终要记住,阅读深度比阅读速度更为重要,阅读的质量比数量重要得多。读得快,读得多并不一定是好事,这很有可能是一种自我陶醉的一种假象。如果读书只是文字扫视,不留与脑,没有真正的理解,那又有什么效率可言呢?
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人说:“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可就是过不好这一生”,所以读书速度不是很重要,即使你一个月只能读一本书,但能读通,读透,产生巨大的改变,那也比3天读1本不知强多少倍。
 

思考

作者又提到了阅读时产生的知识关联,让我们需要留意,这是知识网络在形成与加固。
读写不分家,作者反复强调的要输出,要用自己简洁的话语把知识点讲明白。